Appearance
成长历程
无论何时,回顾起我在前端技术上的经历,都感到弥足珍贵
初识
我本是北京邮电大学-电子工程学院-2018级本科生,在大二下学期,也就是20年上半年,必修了一门专业实验课(那时候疫情正处于严重时期,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居家远程上课,所以相对来说,时间会比较自由)。专业实验课程要求使用 Python 爬取东方财富网的股票数据,那是我继 C 之后学习的第二门计算机语言。
进入正题,在使用Python爬取网页数据的时候,自然的需要分析页面的 HTML DOM 结构,那时候的我还只会用右键查看网页源代码的形式,来查看 DOM 结构。当我第一次分析网页的 HTML 源代码时,这种 标签嵌套形式 的计算机语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网页上花样繁多的元素,背后竟是层级分明的标签嵌套,就像这样:
html
<div>
<p>Hello World</p>
<button>Read More</button>
</div>
探索
于是在完成该专业实验课程后,我便马不停蹄地开始 探索 相关知识。
还是在MOOC,我开启了第一次前端课程的学习,如今我已记不清具体的课程名称以及是哪个大学开的课,但是那时构建的知识体系,我仍然清晰。
当时只是对 HTML,CSS,JavaScript 有了基础的认识,能够去设计书写出一个毫无功能的静态样式页面,还是在 BootStrap3 的技术帮助下完成。当然,以现在的知识储备去审视初学的自己,那一定是降维打击。但在当时,我清晰地记得,自认为有所成绩,就像罗翔老师说的,知识贫乏的我,却有种莫名的勇气(并非否定自我,只是一种自嘲,相反,我对当年那个啥也不懂却啥也不怕的我十分敬佩,感谢自己)。
那年暑假,我还和我的好朋友坤坤经常去六安图书馆(新修的,很大很漂亮)学习。因为他挂了不少科,需要补考,而我则是在一旁编写现在看来毫无功能的静态网页。当时的我虽然很喜欢前端语言,但仅限于将其作为一项技能,所谓技多不压身,并没有坚定从事该行业的念头。
停滞
在那暑假之后,我们被允许返校进行大三学年的学习。由于课程的繁重以及当时并没有坚定前端方向的念头,我的前端学习进程便被 搁置 了,重启时间未定。
课程中有一门网络信息基础,里面涉及到基础的前端知识,最后的课程作业也是实现一个简单的前端登录界面,课程中所有的前端技术甚至不超过我当时的知识储备。在此提起该课程是因为它算是激起了我前端学习的一点涟漪,但遗憾的是,当时我仍然没放在心上,这一点涟漪没能唤醒搁置许久的进程。
转机 & 发展
事情在大四上学期末尾迎来 转机 。当时我正处于备战考研时期,同时学校也发布了毕设选题,我没有太多犹豫,选择了预期的导师组的毕设课题,“基于 VUE 的智能视频处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”(老实说,我对其他电子、通信相关的毕设都没啥兴趣,却对这个 Vue 项目一见钟情),我当时只知道 Vue 是前端框架,细节一律不知。
于是在考研结束之后,我便马不停蹄地投入Vue框架的学习。那时大约是今年(22年)年初,即使处于寒假期间,我几乎是一日也不懈怠,每天保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,从最早的跟着黑马B站视频学习Vue2,到查找搜集其他相关技术视频学习,包括但不限于 js、node、ajax、mysql,以及许多细节技术,像 webpack、nuxt、eslint 等。这段时间大概两三个月,是我对前端知识体系构建的核心时期。期间我利用技术做了许多小demo,像是登录界面、商城管理等。我像是干涸了许久的土壤疯狂的汲取各方位的水源。也正是在这个时期,我产生并预期了 从事前端行业 的念头。
上述几个月,虽然学习了许多知识,但确实多而不精,且记忆不深,这也导致了我在开发毕设项目的时候时常回过头复习技术。并且随着前端学习的深入,我感受到该行业技术迭代的飞速,距离Vue2的学习才过去两月,Vue3 被确立为官方正式版,我又马不停蹄的加入Vue3的学习,伴随这一过程的,还有 JavaScript 到 TypeScript,webpack 到 vite 的转变。终生学习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已烙在心中,正是该时期孜孜不倦的学习,我意识到,我是真正喜爱前端开发技术的,并 坚定 了从事该行业的决心。
顺利使用 Vue3 + TypeScript 的方式完成毕设项目,并配置了属于自己的服务器,完成了域名备案,做了项目上线,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自豪,极大地提升了自我认同感,这种自我价值认同的感觉真的十分美妙。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次实现功能、修复bug,都令我十分激动和喜悦,尽管随着项目经历的丰富,这股激动劲已经消退了许多,但我仍然不会忘记最初的感觉。
如今,是10月1日(22年),我已经能够运用前端技术解决许多业务问题,但仍然要持续的学习、巩固技能,不敢懈怠。